4166am手机app-点击进入

新闻中心
News center
新闻中心

环保要为经济发展做好护航人

发布来源:成都振声科技 发布时间:2016-05-02 文章已被: 人阅读

      在新形势下,环境保护工作要坚定不移地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,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新理念,积极探索科学发展的新模式,结合环保工作实际,要做好经济发展的护航人。

 具体来说,环境保护工作要在3个方面下大功夫。
  首先,转变思想意识,在增强大局观念上下功夫。环保工作不是经济发展的对立面,我们要以战略思维、以大局观念为重,真正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深入推进环境保护为自己的工作中心,理顺思路,当好经济发展的护航人,发扬螺丝钉精神,甘当配角,敢于承担责任,真抓善管,积极为大项目、好项目的建设提出有创新性的思路和办法,把环保工作纳入经济发展的主渠道,学会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。
  其次,要在勤勤恳恳,了解实情,夯实基础上下功夫。要真正了解实际情况。要下到基层深入了解各地环境现状,建立各类数据分析体系,对污染源普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、动态维护、开发利用,保证随时对污染源状况做到了如指掌。要提高执法能力。要大力加强行政执法队伍素质培养锻炼,提高发现环境问题和运用环境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,提高严格依法执政的胆略和水平,做到“严、硬、韧”。要提高政策制订水平。环保政策是环保工作在综合决策中的主要手段,制订切实可行的环保政策是环保工作者的基本功。要按照管理的需要,真正说清地区环境状况,完善环境质量的描述。
  再次,要在善于学习、提高科学技术能力上下功夫。笔者认为,环境保护工作技术含量很高,要牢牢把握环境管理的科技需求,加快环保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,逐步建立比较完备的环保科技支撑体系。要大力实施人才战略,做好高层次人才的引进、培养和使用工作,打造素质优良的环保科技创新人才队伍,不断提高科技支撑和科技引领水平。
  在以上3个方面下功夫的前提下,要在六大重点工作上有新的突破。
  在规划、计划、落实、协调、推动上要有新的突破
  要处理好指标与规划、项目的关系。充分发挥环境保护规划的综合统筹和龙头作用,运用科学发展的理念,谋划好环境保护长远发展大计。要主动拓宽视野,了解和掌握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、产业发展趋势和区域发展重点,确定环保规划的思路、理念和方法,使环境保护的规划、计划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同步、合拍,将环境保护的目标和指标真正融入到发展战略中。要全面提高协调与推动、落实的能力。必须树立大环保的理念,按照“少点计谋、多些真诚”的原则,积极主动地与有关委办局和各区县搞好沟通、协调与合作,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,推进污染减排任务的完成,推动农村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工作。全面提高环保工作队伍的协调、推动、落实能力。在工作中站得高、看得远,坐得正、跑得勤,多协调、多反馈,形成合力,促进环保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。
  在完成污染减排任务上要有新的突破
  要主动适应经济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形势,发挥总量控制在发展经济中的杠杆作用,就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:总量控制与新扩、改、建项目的关系。深入研究污染物总量与建设项目的内在关系,将建设项目的排放量量化集成,以各区为核算单位,确保发展与总量的内在协调。以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为调整产业结构的有力手段,推动高端化、高质化、高新化产业结构的形成。总量控制与环境质量的关系。加快对环境质量形象化、直观化描述的研究,积极探索环境质量改善的措施,定量刻画总量控制与环境质量的内在规律,改善减排与环境质量不相协调的现象。加强科学研究,厘清区域总量和环境质量改善的内在关系。总量控制与减排项目计划的关系。要加强监管、督察,使总量控制与减排项目相协调。理清存量,算清减量,摸清工程项目,把总量减排工作与现场环境监察有机结合起来,把督促工程减排项目及时完工、正常稳定运行作为重点工作,推动总量减排相关政策的执行,使各项减排计划真正落到实处。总量控制与区县责任核算的关系。要进一步摸清全局总量与各区县总量的协调关系,落实区县总量与建设项目的关系,帮助区县明确减排任务,确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,建立自上而下的逐层考核机制,实施以区为核评单位的总量考核,推行总量减排责任追究制。
  在生态市(区、县)建设上要有新突破
  生态建设工程是实现生态市建设指标的关键支撑,因此,要积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:生态指标与建设项目的关系。要进一步研究生态市(区、县)建设行动计划,选准建设项目,特别要落实建设项目与生态指标的协调关系。生态市(区、县)建设的协调、推动能力问题。加强生态市建设推动工作,提高环保部门在生态市(区、县)建设方面的协调推动能力,认真研究调动各委办局、各区县深入开展生态市建设的办法,创新思维,科学巧干。生态指标与区县指标的定量关系。认真落实上级部署,在生态指标体系框架下,研究各区县建设生态区县的指标体系,落实区县生态市建设的责任,发挥区县生态市建设的积极性。生态指标与区县考核、发挥积极性的问题。会同有关部门,落实区县年度考核办法,以生态建设工程完成情况和生态市建设年度指标实现率为主要内容,对各区县的生态市建设情况进行评估,及时发现问题,调整任务,彻底解决问题。
  在水污染防治工作上要有新突破
  在水污染治理过程中,要全面提高我们的工作水平,特别是在以下几个方面要有所进步:全面提高水环境监测的技术水平,科学布点,建设电子平台,完善城区地表水环境监测网络,客观描述城区水环境的质量,做到在水环境方面说得清。定期公布并向市政府报告市区内景观河道水质状况,及时将水质污染情况反馈给职能主管部门,督促其对污染进行治理,并监督检查治理效果。全面提高水环境管理水平,实行区域责任制,将面向区县环保局的垂直管理体制,转移到面向区县的区域管理机制上来,监测分布要按照区县责任界面设定,为管理服务。在河道跨区县处合理设立考核断面,确定考核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,整体掌握河道水质变化趋势。调动区县环保部门在环境保护工作上的责任心和积极性,提高管理的水平。加快提高重点污染源的治理水平。提高重点污染源的监管水平,逐步建立健全污染源档案,形成较完善的污染源信息系统。加强对重点水污染源的监控,实行实时监控、动态管理。定期公布重点污染源的监察和监测结果,提高公众参与水平。提高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。要学会调查研究,进一步摸清现实情况,掌握环境保护工作中的疑难问题,借助市委、市政府的优势,攻坚克难,解决重、老、难问题。提高公共事件的防控和处置能力。要用心防控水污染环境事故的发生,所有排放Ⅰ类污染物的企业必须进行排污申报登记,建设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,保障Ⅰ类污染物在车间口达标排放。
  在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上要有新突破
  要研究区域性问题,确定主攻课题,重点推动解决几个大的问题:城区内的电厂问题。积极协调发改委等相关部门,推动热电厂等高污染企业迁出市区;化工等4类企业问题。对市区内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4个行业的企业进行筛选,推动对产生工艺废气、恶臭污染及存在环境风险的重点企业实施搬迁改造;机动车尾气控制问题。推动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控制,会同有关部门,积极争取国家汽车“以旧换新”补贴资金,加速更新淘汰以柴油车等为重点的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老旧车辆,限制外埠老旧车辆转入市区。积极试行、推动无燃煤区建设。加大市区内无燃煤区建设工作的推动力度,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;逐步拆除城区内燃煤集中供热锅炉房,使其并入城市热电管网或改用清洁能源。对排放二氧化硫的其他重点企业,分行业实施搬迁或改燃,搬迁工作结合工业园区示范建设,通过集中调整、提高,整合到城区以外的工业园区。推动新能源发展,改善能源结构。研究制订鼓励清洁能源使用政策,逐步提高二氧化硫排放收费标准,降低燃煤比重,提高太阳能、风能、地热、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。
  对重大环境安全事故的防控和处置要有新突破
  要探索建立环境应急管理新体系,积极推进全过程应急管理,推进常态管理与非常态管理相结合,推进应急综合管理和应急管理规范化。要重点抓好环境应急管理体制建设、完善机构、明确职责,主要在于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:一要尽快建立易发环境事故的重点档案,在应急现状分析的基础上,确定目标,制订针对性的预案,并纳入电子管理的平台。二要按照国家环境应急监测、装备能力和建设“十一五”规划的要求,抓好环境应急监测能力、应急防护装备能力以及环境应急决策指挥系统的建设和水平提高,加大应急装备的投入,提高应急工作装备水平和应急能力,同时,抓好应急保障体系建设,不断提高环境应急工作水平。三要实施应急演练。要做好环境风险排查工作,有效避免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。对应急工作人员要进行集中培训,提高其反应能力、预控水平和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妥善处置能力。四要重视公共信息发布和管理,健全信息报告、分类分级响应、监测预警、应急联动等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机制。五要加强人员培训。要下大力抓好对应急对象的了解和基础性工作的熟练,时刻关注重点安全隐患单位,督促其限期整改。建立健全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及重大环境安全风险源监管的长效机制,并长期不懈地抓好落实。

CopyRight2014-2024©成都墅匠工程技术有限公司,蜀ICP备18004180号-1-技术支持:智凡网络 友情链接: 成都噪声治理公司